菜单

赣州发展集团:“三化”转型 塑造发展新优势

作者:廖建承    日期:2024年09月03日    点击数:1639

近年来,赣州发展集团立足“全市重大产业、重大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职能定位,以“实体化”为根基,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效益化”为目标,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扎实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底,集团本部总资产达625.8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含投资收益)44.3亿元、上缴利税3.7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亿元。荣获2023年度市属国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一名,连续两年被市国资委评为国企改革工作A级。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战略布局“实体化”运作稳步推进


承办全市产业基金促进赣州高质量振兴发展大会

聚焦去空心化,整合重组突出主业。动态调整、优化经营主业,确立“货币金融与资本市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商务服务业、矿产资源整合及开发利用”等四大核心业务,严格将实控一级子公司数量控制在10家以内,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做大做强做实“以金融为主、金融与实业双轮驱动”战略布局。金融方面,融资租赁、供应链利润水平保持同行业全省前列,保理业务规模攀升至全省第三。实业方面,成功完成原赣州稀土集团股权整合,成为央企中国稀土集团股东的同时,重组工控集团扛起全市锂电和萤石资源整合唯一平台重任。

聚焦去平台化,产融协同引领发展。加强专业化重组整合,将赣州金控集团成功改组为赣州产业投资集团,全力抓好“产业投资、产业服务、产业开发”三大板块业务,构建板块专业化经营、管控精干高效的发展格局。产业投资板块,运营全市最大产业基金,围绕全市“1+5+N”重点产业和制造业“7510”行动计划,按照“全产业、全周期、全区域”目标撬动资本赋能,累计投资上市企业12家,投资项目近70个,基金管理规模超300亿元,在全省设区市排位第一。其中,50亿元规模深赣合作产业基金、10亿元规模锂电新能源产业基金稳步推进,人才基金招引项目已与经开区签署招商引资协议。产业服务板块,依托信用优势,综合运用融资租赁、供应链、保理、小贷等金融工具,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供“金融粮草”,2023年完成投资195亿元,赋能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开发板块,围绕“四矿一上市”(即矿权、矿石、矿企、矿业,培育上市公司),找矿、整矿、摘矿多管齐下,已控股3座矿山即将启动矿山建设,拥有萤石储量超400万吨,不断加强对战略性资源的掌控,开启矿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实体项目,践行担当服务大局。创新“投资人+施工总承包”模式,筹资和建设总投资近200亿元的中心城区最大基础设施工程“五区一体化”二期快速路,其中,集团为业主的中心城区二期自主筹集建设最大的项目、全市里程最长的快速路、协调组织最难、施工最复杂的赣南大道快速路高架提前一年通车,创赣州工程建设新纪录,东江源大道快速路、武陵大道快速路部分高架已于2023年底提前通车,其余高架快速路将于8月底全面实现高架通车,通车里程超50 公里,中心城区“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全面联结成型,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集团先后两次获市政府通报嘉奖。


聚焦创新发展,优化体制机制“市场化”转型步履铿锵


大余隆盛含锂矿山全景

以治理机制的市场化为抓手,提升发展质量。驰而不息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建立并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在市属国企中率先探索创建“金梧桐”党建特色品牌,案例获全省第三届党务技能大赛二等奖;制定集团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细化1665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投资管理、人事薪酬等制度25项,进一步优化完善内控、风险和合规体系,充分落实党委对党的建设等方面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充分发挥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领导把关作用。规范做实董事会建设,集团以及纳入应建尽建范围的3家重要子企业均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制定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工作方案,持续完善子企业董事会和董事考核评价体系,力求做到考准考实,提高子公司的改革发展活力和效率。

以业务体系的市场化为重点,充分参与竞争。巩固提升子公司市场主体地位,对所属企业分层分级开展授权放权,尤其是投资方面,按照“一企一策、动态调整”原则,划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个维度,集团层面对较大和重大投资项目采取备案机制,推动“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稳妥有序进行混改,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旗下征信公司引入头部信用管理企业中诚信集团旗下征信公司战略入股,共同为金融机构风控、地方政府决策及小微企业融资精准发力,实现“数据+技术+牌照”的深度融合;供应链公司引入民营资本探索以控货为核心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新模式,打造数字化生产性服务型的产业供应链平台。

以人事体制的市场化为带动,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市场化的用工管理方式,围绕“激活所有、贯通所在、广纳所用”,拓展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猎头招聘等多元化市场引才渠道,创新职业经理人和高层次人才“以授代面”模式,引进省级高层次人才1人、聘任具有保代资格的基金职业经理人2名。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023年以来通过竞争上岗方式新聘任的管理人员16人,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人员人数5人,经考核后转岗、待岗、降级、内退的(非解除劳动合同)一般员工40人,经考核后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一般员工1人。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根据子公司类别区别考核重点,匹配不同档次薪酬系数,突出效益效率导向,推动薪酬绩效向业务一线倾斜,不同子公司同岗位因效益不同薪酬最高差距达3倍。在基金公司探索开展中长期激励,试行员工跟投机制,争取政策支持出台了《赣州市市属国企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办法(试行)》,初步建立了灵活、具有竞争优势的工资总额决定和增长机制,进一步树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

聚焦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效益化”提升落地生效


中心城区五区一体化二期快速路

加强风险防控,提升经营效益。创新“源头防控、过程管控、出险稳控”风险管控思路,建立健全投融资、担保、风控、财务等现代金融制度体系,全面构建内审、风控以及驻集团纪检监察、监事协同联动的一体化大监督体系,全力“控新降旧”,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2023年以来,集团清收逾期风险资产近2.5亿元,新增控制率控制在1%以内。不断巩固主体信用评级,在继续保持国内东方金诚AAA评级,国际穆迪Baa3、惠誉BBB-主体信用等级的基础上,逆势增获国内市场最高声誉评级公司中诚信AAA评级,信用环境持续向好,融资储备更加多元,旗下保理公司发行全省首单续发行ABS规模2.63亿元,票面利率2.2%,创全省ABS产品发行利率历史新低。

加强产权整合,提升资产效益。坚持实行扁平化和高效管理原则,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剥离和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清退处置,2023年以来,通过公司注销、业务合并、层级下调、股权转让、减资等方式,清理退出14家各级控(参)股子企业,精简比例近15%,管理层级压至3级以内,逐步构建业务有进有退、板块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加大力度盘活资产,灵活用好招商招租、出售置换等方式分类盘活闲置资产,2023年以来公开竞租交易24次,挂网102宗、成功竞租62宗,集团管理14.1万平方米,资产实现出租利用10.35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达73%(静态),资产收益率达5.12%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益。投入1000万元,在融资租赁、基金等金融板块构建了全方位数字化系统,打造标准化、数字化的流程处理模型,逐步打通人、财、物及各项业务的数据孤岛,实现集团运营管理与信息化、数字化的深度融合,管理决策更加精准科学。旗下融资租赁公司在全省同行业率先成功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积极布局企业征信,推动征信平台上线并实现政务数据共享“破冰”,获得10家政府部门超50项数据授权,致力打造市场化征信服务综合服务商。